清雅之美
陈振濂
清雅与文静是同一种审美类型,只是在欣赏中,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观照它们的差异,对清雅之美的感受重在一种韵致的提取,而文静则是更偏于对形式内敛的把握。如果说后者必然依靠可视的形式客体,则前者似乎更强调欣赏者主体的移情作用。自然,要在这两者之间强分泾渭看来是很难的,此处只是就是其中大者论之。
清雅之美更难具体感受到,这是因为它的主观立场太难把握,完全因人而异的缘故,我在此处提出一个清雅之美的典型——是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典型,元代书法家李倜的书法。
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李倜为何许人也。但事实上,他的承魏继晋的造诣绝不在赵孟頫之下。他一直被人们遗忘着,作品传世太少是一个不可克服的障碍。目下只能看到他为陆柬之文赋仟的两段跋文。正是在这两段跋文中,我们感受到了真正的清雅之美的风格内涵。
首先是清,它当然不是壮美而是秀美,我们不会称赞颜真卿的书法是清,尽管他是第一流的大师也罢。李倜书法儒雅动人,舒卷自如,其笔画间架的处理,并无刻意而是信手拈出、触处成妙。这种随意性,正是极完美的技巧与极自然的审美意识的反映。其次是雅,格调高深,不落世俗。搔首弄姿者不屑,故作惊人之笔亦不求,平和宁静之间尽情挥洒,一切都是从锤炼之至走向虚静之至,在作品 中,为人所感受到的是鲜明的书卷气息。我不禁想起了黄山谷对苏东坡的“学问之气发于笔墨之间”的评价。从艺术本体角度来看,这样的评价是似是而非的:书法不在自身的笔墨点染之中寻求表现,却去寻找什么学问之气的“郁郁芊芊”,未免有点矫情,不深入揣摩李倜此跋中喷发流露出来的精神意蕴则很难理解书法中学问之气的评价标准之意义所在的——在书法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种精神意蕴显然是被标有明确的文人士大夫的标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