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觐孤山——刘廼中先生94岁西泠纪行
发表日期:2014-08-28 20:18:00
来源:中国书法家论坛
被阅读[4672]次
当我听到刘老廼中先生要在西泠印社举办展览时,最先想到的就是本文的题目:“朝觐孤山”。今年是西泠印社110岁生日,4月16日,94岁的社员刘廼中先生,带着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学生、自己的朋友,去西子湖畔的孤山,给印社祝寿。
一、
西泠印社,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发起创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
刘廼中先生,1921年2月生于北京,自幼喜爱金石今年,书法师事启元白先生,篆刻则私淑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王福庵先生,而他与福老却只见过一次面。
那是1941年,刘廼中因故休学,与父亲来到了上海,计划拜谒王福庵先生。可他并不知道王福庵的住址,便经常去福州路上的上海西泠印社等承接顾客刻章写字的画廊和文房四宝商店,终于打听到王福庵先生的住址。夏日的一天,他鼓起勇气,敲开了四马路附近的四明村王府,见到了敬慕已久的王福庵先生,这一年刘廼中20岁,王福庵61岁。
至今刘廼中仍清楚地记得,王福庵家住在三楼。当时老先生正仰卧在藤榻上刻印,胸间石屑遍陈,其姿态令青年刘廼中先生颇为惊异。原来,福老46岁时,因手拨电风扇开关触电受伤,曾卧病两年,伤愈后每当伏案稍久,即感头晕目眩。从此刻印必仰卧于藤榻之上,右手执刀,左手握石以外,小指上悬以小镜,两手擎空,边刻边以小镜照示,作边款亦复如此。因印面向下,刀锋取势较难,但先生毕竟功力深湛,一切操作仍能游刃有余。
刘廼中简单自我介绍后,拿出习作印拓,请王福庵先生指教。面对眼前这位弱冠少年,面对与自己艺术风格颇有几分神似的作品,王福庵很高兴,逐一进行了点评。刘廼中早就听说王福庵先生平易可亲,乐于扶掖后辈。不独悉心传艺,对生活上困难者,亦竭力相助。今日得见,方信此言不虚也。这次见面,虽然时间很短,但令刘廼中先生受用终身。
离开上海后,刘廼中先生再也没见过王福庵先生。福老晚年,被聘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及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并任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筹委会主任。80岁时,因摄护腺肿胀入院开刀未能愈合,转化为肺炎,1960年3月2日因肺炎不治在上海逝世。而此时,刘廼中先生正以右派身份在北大荒接受“改造”。
二、
刘廼中先生是著名学者、书法篆刻家,书法师事启功先生,书擅四体,尤精篆隶。篆刻则宗浙派,受王福庵影响最大。关于他的篆刻艺术,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丛文俊教授在《刘廼中书法篆刻集.序》中写道:“赏味先生印作,早年湿润秀颖、才情并茂,晚岁则韵静火熟、体气安和;拟汉印刚余书味,入周鼎则多匠心,摹古玺则形神兼具,习砖瓦则质文并重,法明清则兼取而善为斟酌,出新意则藏奇而不同流俗……”刘廼中先生的篆刻师事于西泠印社的创始人王福庵先生,但他真正与西泠印社结缘则得力于西泠印社的第五任社长赵朴初先生。朴老是刘老多年老友,晚年用印皆出自刘老之手。朴老第一次见到刘老篆刻作品时,曾赋诗一首题赠:“篆刻力追秦汉远,功深自有神来腕。游刃所到意有余,规矩方圆通浙皖。宠辱不惊志气清,刚柔相济思虑明。从容卷舒止至善,观其所由良可钦。”而此诗的前四句,改自朴老多年前题赠西泠印社的一首诗。1993年,在西泠印社90岁时,赵朴初当选为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
西泠印社副秘书长黄镇中曾告诉我,朴老刚任社长不久,就提出要推荐一位老朋友加入印社,并履行了相应手续。朴老说的老朋友,就是刘廼中先生。刘老也是朴老唯一推荐加入西泠印社的社员。当时,刘老的第一本书法篆刻集正在编辑中,启功先生推荐给文物出版社,而赵朴初先生推荐给西泠印社出版社,经过再三权衡,刘老选择了后者。2000年,由赵朴初、启功题签、题诗,王静芝、丛文俊作序的《刘廼中书法篆刻集》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
加入西泠印社后,刘老热心印社组织的各类活动,耄耋之年还两次赴杭参加印社雅集。只要是印社所需,刘老都会尽量满足。而印社倡导的捐赠活动,刘老更是每次都要积极参加。西泠印社百年社庆时,刘老拿出历劫未毁的一件王福庵先生早期篆书对联捐赠给印社,成为西泠印社收藏的印社创始人王福庵先生作品中最早期作品,弥足珍贵,为印社同仁所珍视。
2011年,刘廼中先生将自己的书法、篆刻代表作品213件,珍贵家族文物18件,珍藏的名家书画100件,名家信札58封等捐献给吉林市人民政府,由吉林市博物馆代为收藏、建馆展出。在开馆之际,浙江省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中国印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吴莹西泠印社副秘书长黄镇中、带队携西泠印社百名社员祝贺展来江城吉林市,向这位德高望重的社员表示敬意,并相约回访西泠。
对于在杭州的展览,刘老做了认真的准备。关于展览地点,杭州有许多展览的场所,宽敞而现代,而刘老坚持选择中国印学博物馆。这里的展厅虽显狭小,但刘老说,这里是西泠印社的一部分,这里也是赵朴初先生任社长时倡导、呼吁建成的,朴老为博物馆所题馆名,被刻在石碑上,立于西子湖畔。
这次展览,刘老从捐赠的作品中精选了58件作品,创作时间跨越70余载。还有王福庵、赵朴初、启功先生的题词、书法。而这些作品都是刘老两年前捐赠给吉林市博物馆的。
三、
2014年4月16日,西子湖最美的季节,孤山下的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迎来了94岁的刘廼中先生。刘老身着浅色西装,内束一条深蓝色领带,精神矍铄。浙江省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中国印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吴莹女士在门口迎接,两位忘年交一见面,就有了一番风趣的对话。吴莹说:“刘老,今天为见您,我特意洒了香水。”刘老回答:“我是闻香而至。”吴莹说:“您今天太帅了,您看这里鲜花盛开,给您和孙姨补办个婚礼吧?”刘老马上哼唱起结婚进行曲。现场的人都笑了。
展览没有搞俗套的开幕式,吉、浙两地前来观看展览的名家学者一起参加了一个小型的研讨会。89岁高龄的西泠印社执行社长、中国美院教授刘江先生亲自到场并首先发言,他感谢刘老给杭城百姓带来了精神大餐,讲话结束时的一句“祝刘老万寿无疆!”迎来一片笑声、掌声。
刘江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教育家,曾获兰亭奖终身成就奖。在杭州,有两位老先生的人品最受人崇敬,一位是去年岁末仙逝的王伯敏先生,一位就是刘江先生,真正的有求必应。当年我请刘江先生题斋号“博浪斋”,先生接信后马上题写寄给了我,两年后我的书斋改成“三惜草堂”,刘江先生又很快寄来了所题斋号,还赠我一联:“诗书画印齐步,翰墨文章同攀。”刘江先生并非专业出身,而是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书法篆刻权威。在现场,我感受到了先生的这种美德。研讨会上,展览方给每人发了一个纸袋,里面有刘老与这次展览的相关资料,现场的嘉宾中只有刘江先生一人仔细阅读了所有资料,也只有刘江先生一人趁别人发言时,悄悄离席,在学生的搀扶下,仔细观看了每一件展品,我有幸为先生介绍了部分展品。
在研讨会的发言中,有两位先生的发言给我印象深刻,一位是西泠印社社委会副主任、印社常务副秘书长包正彦先生,一位是专程赴杭为展览助威的中国书协理事、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丛文俊教授。在不久前举办的长白山书法协会成立大会上,刘老被聘为名誉主席,而主席则是丛文俊先生。丛文俊先生的发言很长,他首次提到早年问学于刘老,但那时不兴拜师,也就没有了表面的师生关系。关于刘老的艺术与学识,丛先生讲了许多精彩的内容,待录音整理后单独发表。
包正彦先生的发言,有代表西泠印社致辞的成分,有讲稿,很到位。我抢先拿到了讲稿,中间部分有如下表述:
刘廼中先生是享有盛誉的书画篆刻家和文物鉴定家,此次他以九十多岁高龄,亲携个人捐赠给吉林市博物馆的部分作品专门来中国印学博物馆展出,一方面表达了他身为社员,对西泠印社的深厚感情,另一方面,也为杭州市民带来了丰厚的艺术大餐。我们从中至少可以得到三方面的启示。
启示一:刘廼中先生已年逾九十,仍然如此健朗、精神矍铄,是什么滋养了刘老的身心,使他在得享高寿的同时,还拥有如此旺盛的艺术创作力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刘老对艺术精益求精,对名利却十分淡泊,修心养性进入了一定的层次,就达到了修艺、修身的境界。这是我今天见到刘老最大的感慨,我想也是在座各位艺术家们十分钦慕和非常期待的。
启示二:年近期颐之寿,刘老的艺术生涯也长达七八十年。历经如此漫长的积累和沉淀,使得刘老的艺术造诣达到炉火纯青、渐趋化境、这就告诉我们,崇高的艺术成就不仅需要天赋和勤奋,同时也离不开时间的淬炼。艺术不可能速成,技法的娴熟、风格的形成、艺术理念的独创,都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潜心深研方能至善至美。
启示三: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批艺术精品,是刘老积多年心力创作的,在九十寿诞之际,刘老将这一大批凝聚着他的艺术生命的珍品捐献给吉林市政府,这是刘老拳拳爱国之心的生动体现,也是西泠印社社员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在当今文化环境下尤其难能可贵,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四、
古人有“九十不远游”的提法。接到刘老观展的邀请后,我一直在思考,年近期颐之寿的刘老为什么去西泠印社举办这次展览?
展览前两日,我提前到杭,当日便去了西泠印社。在西泠印社的一个过廊墙壁上,有去年新刻的西泠印社在世社员签名墙,是按年龄排序的,94岁的刘廼中先生排名第8位,而98岁的现任社长饶宗颐先生排名第5位。中国印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吴莹女士告诉我,刘老是印学博物馆建馆以来接待的年龄最长的社员。
刘老老矣,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在刘老身上一样体现,听力、视力严重下降,行走需要别人搀扶或以轮椅代步;刘老不老,壮心仍在,童心仍在,幽默仍在,睿智仍在。杭州之行,他早早来到展览现场,合影、签名、交谈;座谈会上,他很专注的看着别人的发言,靠嘴型来判断发言的内容;座谈会后,去楼外楼午餐,他坚持在西泠印社门前下车,步行去印社门前与大家合影;午餐后,他坐着轮椅与大家一起乘船游湖,一路参观,一路欢笑……
游湖后,吴莹馆长安排刘老在办公室小憩,我和同去的好友坐在孤山上的四照阁前,一边喝茶,一边谈论下一个关于刘老的展览。此时,一阵小雨忽至,我望着刘老休息的方向,忽然有些走神儿。我在想,刘老现在会不会做梦,会不会梦到西泠印社那些与他有关联的前辈——创始人之一的王福庵、第五任社长赵朴初、第六任社长启功?记得几年前参与编撰《刘廼中艺事丛脞》,我负责的部分是“无门限斋师友录”,如今,这些师友都已经仙逝了,耄耋之年的刘老没了可以交流的同辈。这一刻,我一下子找到了困惑多时的答案:在西泠印社成立110周年之际,作为与西泠印社创始人和两位社长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刘廼中先生,以94岁高龄来西泠印社办展,是向西泠印社的前辈师友们的汇报,也是对“天下第一名社”的敬意,更是一次朝觐之旅。
“忝是西泠印社人,熏风频沐味真淳。孤山秀色常萦梦,百岁欢歌不老春。”这是西泠印社百岁华诞时刘老的献词。2008年7月17日,西泠印社成立105周年之际,刘老作《忆江南•西泠梦》10首并书成中堂,表达自己的情感。此次展览,这件特殊意义的作品挂在了第一位:
西泠梦,首忆是儿时。偶见大人书竣去,偷将印信盖红泥,满手染淋漓。
西泠梦,识印赖沙翁。《东方杂志》分期载,秦汉明清各异风,印事起蒙童。
西泠梦,深忆越千兄。《印举》、《字徵》翻殆遍,长刀短切味镌工,多识印人名。
西泠梦,梦境返当年。秦诏汉铜将次赏,分朱布白费周旋,刀石扣心弦。
西泠梦,深忆坚净居。数载程门勤问业,谈诗论画更学书,只恨自才疏。
西泠梦,糜砚有深恩。躺椅侧旁观指授,何非何是论源根,难忘在师尊。
西泠梦,不忍忆凶年。劈头盖脸都是帽,伧夫群举丧心鞭,谁敢语雕镌。
西泠梦,敬忆赵朴翁。印艺文章无尽意,谈诗论理语难穷,一是沐春风。
西泠梦,真个上孤山。先贤遗泽摩挲遍,今彦风神倾盖间,未枉苦登攀。
西泠颂,印社渡期颐。名社百年谈何易,守成拓展两相宜,我自暗相期。
吉林籍艺术评论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李起敏教授在为此次展览所撰长文中写道:
当今有高深文字学修养的书印家,由于一个甲子的古文化断层,20世纪上半叶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成名的大家,几十年来,一个个花果凋零,历史进入一个大师缺席的时代,书印界如刘廼中先生奔百遐龄,而艺术又不断精进日趋炉火纯青者已经凤毛麟角。在刘廼中先生的书印面前,你会感到天在峰峦缺处明的豁亮及钢经百炼绕指柔的纯粹。
我赞同李起敏教授的观点,春节时我去无门限斋拜年,真切感受到了刘老“高处不胜寒”的寂寥。让刘老欣慰的是,为了这次展览,他的许多学生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助阵。全程参加此次展览,深切感受展览的意义,我想对刘老说:今朝朝觐孤山,当知此道不孤!
2014年4月21日2时
王宝林于三惜草堂
一、
西泠印社,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发起创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
刘廼中先生,1921年2月生于北京,自幼喜爱金石今年,书法师事启元白先生,篆刻则私淑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王福庵先生,而他与福老却只见过一次面。
那是1941年,刘廼中因故休学,与父亲来到了上海,计划拜谒王福庵先生。可他并不知道王福庵的住址,便经常去福州路上的上海西泠印社等承接顾客刻章写字的画廊和文房四宝商店,终于打听到王福庵先生的住址。夏日的一天,他鼓起勇气,敲开了四马路附近的四明村王府,见到了敬慕已久的王福庵先生,这一年刘廼中20岁,王福庵61岁。
至今刘廼中仍清楚地记得,王福庵家住在三楼。当时老先生正仰卧在藤榻上刻印,胸间石屑遍陈,其姿态令青年刘廼中先生颇为惊异。原来,福老46岁时,因手拨电风扇开关触电受伤,曾卧病两年,伤愈后每当伏案稍久,即感头晕目眩。从此刻印必仰卧于藤榻之上,右手执刀,左手握石以外,小指上悬以小镜,两手擎空,边刻边以小镜照示,作边款亦复如此。因印面向下,刀锋取势较难,但先生毕竟功力深湛,一切操作仍能游刃有余。
刘廼中简单自我介绍后,拿出习作印拓,请王福庵先生指教。面对眼前这位弱冠少年,面对与自己艺术风格颇有几分神似的作品,王福庵很高兴,逐一进行了点评。刘廼中早就听说王福庵先生平易可亲,乐于扶掖后辈。不独悉心传艺,对生活上困难者,亦竭力相助。今日得见,方信此言不虚也。这次见面,虽然时间很短,但令刘廼中先生受用终身。
离开上海后,刘廼中先生再也没见过王福庵先生。福老晚年,被聘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及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并任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筹委会主任。80岁时,因摄护腺肿胀入院开刀未能愈合,转化为肺炎,1960年3月2日因肺炎不治在上海逝世。而此时,刘廼中先生正以右派身份在北大荒接受“改造”。
二、
刘廼中先生是著名学者、书法篆刻家,书法师事启功先生,书擅四体,尤精篆隶。篆刻则宗浙派,受王福庵影响最大。关于他的篆刻艺术,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丛文俊教授在《刘廼中书法篆刻集.序》中写道:“赏味先生印作,早年湿润秀颖、才情并茂,晚岁则韵静火熟、体气安和;拟汉印刚余书味,入周鼎则多匠心,摹古玺则形神兼具,习砖瓦则质文并重,法明清则兼取而善为斟酌,出新意则藏奇而不同流俗……”刘廼中先生的篆刻师事于西泠印社的创始人王福庵先生,但他真正与西泠印社结缘则得力于西泠印社的第五任社长赵朴初先生。朴老是刘老多年老友,晚年用印皆出自刘老之手。朴老第一次见到刘老篆刻作品时,曾赋诗一首题赠:“篆刻力追秦汉远,功深自有神来腕。游刃所到意有余,规矩方圆通浙皖。宠辱不惊志气清,刚柔相济思虑明。从容卷舒止至善,观其所由良可钦。”而此诗的前四句,改自朴老多年前题赠西泠印社的一首诗。1993年,在西泠印社90岁时,赵朴初当选为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
西泠印社副秘书长黄镇中曾告诉我,朴老刚任社长不久,就提出要推荐一位老朋友加入印社,并履行了相应手续。朴老说的老朋友,就是刘廼中先生。刘老也是朴老唯一推荐加入西泠印社的社员。当时,刘老的第一本书法篆刻集正在编辑中,启功先生推荐给文物出版社,而赵朴初先生推荐给西泠印社出版社,经过再三权衡,刘老选择了后者。2000年,由赵朴初、启功题签、题诗,王静芝、丛文俊作序的《刘廼中书法篆刻集》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
加入西泠印社后,刘老热心印社组织的各类活动,耄耋之年还两次赴杭参加印社雅集。只要是印社所需,刘老都会尽量满足。而印社倡导的捐赠活动,刘老更是每次都要积极参加。西泠印社百年社庆时,刘老拿出历劫未毁的一件王福庵先生早期篆书对联捐赠给印社,成为西泠印社收藏的印社创始人王福庵先生作品中最早期作品,弥足珍贵,为印社同仁所珍视。
2011年,刘廼中先生将自己的书法、篆刻代表作品213件,珍贵家族文物18件,珍藏的名家书画100件,名家信札58封等捐献给吉林市人民政府,由吉林市博物馆代为收藏、建馆展出。在开馆之际,浙江省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中国印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吴莹西泠印社副秘书长黄镇中、带队携西泠印社百名社员祝贺展来江城吉林市,向这位德高望重的社员表示敬意,并相约回访西泠。
对于在杭州的展览,刘老做了认真的准备。关于展览地点,杭州有许多展览的场所,宽敞而现代,而刘老坚持选择中国印学博物馆。这里的展厅虽显狭小,但刘老说,这里是西泠印社的一部分,这里也是赵朴初先生任社长时倡导、呼吁建成的,朴老为博物馆所题馆名,被刻在石碑上,立于西子湖畔。
这次展览,刘老从捐赠的作品中精选了58件作品,创作时间跨越70余载。还有王福庵、赵朴初、启功先生的题词、书法。而这些作品都是刘老两年前捐赠给吉林市博物馆的。
三、
2014年4月16日,西子湖最美的季节,孤山下的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迎来了94岁的刘廼中先生。刘老身着浅色西装,内束一条深蓝色领带,精神矍铄。浙江省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中国印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吴莹女士在门口迎接,两位忘年交一见面,就有了一番风趣的对话。吴莹说:“刘老,今天为见您,我特意洒了香水。”刘老回答:“我是闻香而至。”吴莹说:“您今天太帅了,您看这里鲜花盛开,给您和孙姨补办个婚礼吧?”刘老马上哼唱起结婚进行曲。现场的人都笑了。
展览没有搞俗套的开幕式,吉、浙两地前来观看展览的名家学者一起参加了一个小型的研讨会。89岁高龄的西泠印社执行社长、中国美院教授刘江先生亲自到场并首先发言,他感谢刘老给杭城百姓带来了精神大餐,讲话结束时的一句“祝刘老万寿无疆!”迎来一片笑声、掌声。
刘江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教育家,曾获兰亭奖终身成就奖。在杭州,有两位老先生的人品最受人崇敬,一位是去年岁末仙逝的王伯敏先生,一位就是刘江先生,真正的有求必应。当年我请刘江先生题斋号“博浪斋”,先生接信后马上题写寄给了我,两年后我的书斋改成“三惜草堂”,刘江先生又很快寄来了所题斋号,还赠我一联:“诗书画印齐步,翰墨文章同攀。”刘江先生并非专业出身,而是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书法篆刻权威。在现场,我感受到了先生的这种美德。研讨会上,展览方给每人发了一个纸袋,里面有刘老与这次展览的相关资料,现场的嘉宾中只有刘江先生一人仔细阅读了所有资料,也只有刘江先生一人趁别人发言时,悄悄离席,在学生的搀扶下,仔细观看了每一件展品,我有幸为先生介绍了部分展品。
在研讨会的发言中,有两位先生的发言给我印象深刻,一位是西泠印社社委会副主任、印社常务副秘书长包正彦先生,一位是专程赴杭为展览助威的中国书协理事、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丛文俊教授。在不久前举办的长白山书法协会成立大会上,刘老被聘为名誉主席,而主席则是丛文俊先生。丛文俊先生的发言很长,他首次提到早年问学于刘老,但那时不兴拜师,也就没有了表面的师生关系。关于刘老的艺术与学识,丛先生讲了许多精彩的内容,待录音整理后单独发表。
包正彦先生的发言,有代表西泠印社致辞的成分,有讲稿,很到位。我抢先拿到了讲稿,中间部分有如下表述:
刘廼中先生是享有盛誉的书画篆刻家和文物鉴定家,此次他以九十多岁高龄,亲携个人捐赠给吉林市博物馆的部分作品专门来中国印学博物馆展出,一方面表达了他身为社员,对西泠印社的深厚感情,另一方面,也为杭州市民带来了丰厚的艺术大餐。我们从中至少可以得到三方面的启示。
启示一:刘廼中先生已年逾九十,仍然如此健朗、精神矍铄,是什么滋养了刘老的身心,使他在得享高寿的同时,还拥有如此旺盛的艺术创作力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刘老对艺术精益求精,对名利却十分淡泊,修心养性进入了一定的层次,就达到了修艺、修身的境界。这是我今天见到刘老最大的感慨,我想也是在座各位艺术家们十分钦慕和非常期待的。
启示二:年近期颐之寿,刘老的艺术生涯也长达七八十年。历经如此漫长的积累和沉淀,使得刘老的艺术造诣达到炉火纯青、渐趋化境、这就告诉我们,崇高的艺术成就不仅需要天赋和勤奋,同时也离不开时间的淬炼。艺术不可能速成,技法的娴熟、风格的形成、艺术理念的独创,都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潜心深研方能至善至美。
启示三: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批艺术精品,是刘老积多年心力创作的,在九十寿诞之际,刘老将这一大批凝聚着他的艺术生命的珍品捐献给吉林市政府,这是刘老拳拳爱国之心的生动体现,也是西泠印社社员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在当今文化环境下尤其难能可贵,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四、
古人有“九十不远游”的提法。接到刘老观展的邀请后,我一直在思考,年近期颐之寿的刘老为什么去西泠印社举办这次展览?
展览前两日,我提前到杭,当日便去了西泠印社。在西泠印社的一个过廊墙壁上,有去年新刻的西泠印社在世社员签名墙,是按年龄排序的,94岁的刘廼中先生排名第8位,而98岁的现任社长饶宗颐先生排名第5位。中国印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吴莹女士告诉我,刘老是印学博物馆建馆以来接待的年龄最长的社员。
刘老老矣,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在刘老身上一样体现,听力、视力严重下降,行走需要别人搀扶或以轮椅代步;刘老不老,壮心仍在,童心仍在,幽默仍在,睿智仍在。杭州之行,他早早来到展览现场,合影、签名、交谈;座谈会上,他很专注的看着别人的发言,靠嘴型来判断发言的内容;座谈会后,去楼外楼午餐,他坚持在西泠印社门前下车,步行去印社门前与大家合影;午餐后,他坐着轮椅与大家一起乘船游湖,一路参观,一路欢笑……
游湖后,吴莹馆长安排刘老在办公室小憩,我和同去的好友坐在孤山上的四照阁前,一边喝茶,一边谈论下一个关于刘老的展览。此时,一阵小雨忽至,我望着刘老休息的方向,忽然有些走神儿。我在想,刘老现在会不会做梦,会不会梦到西泠印社那些与他有关联的前辈——创始人之一的王福庵、第五任社长赵朴初、第六任社长启功?记得几年前参与编撰《刘廼中艺事丛脞》,我负责的部分是“无门限斋师友录”,如今,这些师友都已经仙逝了,耄耋之年的刘老没了可以交流的同辈。这一刻,我一下子找到了困惑多时的答案:在西泠印社成立110周年之际,作为与西泠印社创始人和两位社长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刘廼中先生,以94岁高龄来西泠印社办展,是向西泠印社的前辈师友们的汇报,也是对“天下第一名社”的敬意,更是一次朝觐之旅。
“忝是西泠印社人,熏风频沐味真淳。孤山秀色常萦梦,百岁欢歌不老春。”这是西泠印社百岁华诞时刘老的献词。2008年7月17日,西泠印社成立105周年之际,刘老作《忆江南•西泠梦》10首并书成中堂,表达自己的情感。此次展览,这件特殊意义的作品挂在了第一位:
西泠梦,首忆是儿时。偶见大人书竣去,偷将印信盖红泥,满手染淋漓。
西泠梦,识印赖沙翁。《东方杂志》分期载,秦汉明清各异风,印事起蒙童。
西泠梦,深忆越千兄。《印举》、《字徵》翻殆遍,长刀短切味镌工,多识印人名。
西泠梦,梦境返当年。秦诏汉铜将次赏,分朱布白费周旋,刀石扣心弦。
西泠梦,深忆坚净居。数载程门勤问业,谈诗论画更学书,只恨自才疏。
西泠梦,糜砚有深恩。躺椅侧旁观指授,何非何是论源根,难忘在师尊。
西泠梦,不忍忆凶年。劈头盖脸都是帽,伧夫群举丧心鞭,谁敢语雕镌。
西泠梦,敬忆赵朴翁。印艺文章无尽意,谈诗论理语难穷,一是沐春风。
西泠梦,真个上孤山。先贤遗泽摩挲遍,今彦风神倾盖间,未枉苦登攀。
西泠颂,印社渡期颐。名社百年谈何易,守成拓展两相宜,我自暗相期。
吉林籍艺术评论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李起敏教授在为此次展览所撰长文中写道:
当今有高深文字学修养的书印家,由于一个甲子的古文化断层,20世纪上半叶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成名的大家,几十年来,一个个花果凋零,历史进入一个大师缺席的时代,书印界如刘廼中先生奔百遐龄,而艺术又不断精进日趋炉火纯青者已经凤毛麟角。在刘廼中先生的书印面前,你会感到天在峰峦缺处明的豁亮及钢经百炼绕指柔的纯粹。
我赞同李起敏教授的观点,春节时我去无门限斋拜年,真切感受到了刘老“高处不胜寒”的寂寥。让刘老欣慰的是,为了这次展览,他的许多学生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助阵。全程参加此次展览,深切感受展览的意义,我想对刘老说:今朝朝觐孤山,当知此道不孤!
2014年4月21日2时
王宝林于三惜草堂
上一篇:
组印《元好问:临江仙》
下一篇:
简述“现代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