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论 
诗性的真——中国书法的根本旨归
发表日期:2006-10-27 01:26:00 来源:不详 被阅读[1825]次

诗性的真——中国书法的根本旨归

                                                           江根源

    当前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我们的书法创作与研究虽然已经开始从 80 年代后期、 90 年代前期的浮躁状态中挣脱出来走上了自省、自律的路子,但实质性的进展还不大。其根本症结在于对书法的质的问题尚缺乏足够的思考与探索。

    近几年的书展依然热闹,可是从中流露出的不良习气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普通的书法爱好者更是把习气当作风格来顶礼膜拜,进而将其误认作书法的根本旨归。这种习气主要是技术主义。当然,如果把技术当作否定的对象,书法将不存在。不过技术不等于技术主义,我认为,技术是一种手段,通过技术可以表达心灵的真、艺术的真。可是明白的道理往往并不能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具体操作起来则更是难上加难。

    传统的学书方法是临摹历代名家名帖,以此来延续与升华书法艺术的生命。可是我们并不能就由此推出,临摹就是一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名家名帖,充其量不过是他们书法活动的一个记录而已,它并不是书法活动的全部内容。再则,读帖有高低境界之分,低者看其结体、看其笔法,高者观其神采。但机械临摹者往往受鉴赏能力的局限,神采这一高境界几乎视而不见。因而毕生以临摹为旨归的学书者往往鲜有成器的。临摹是一种技术,而作品的包装也是技术。近几年各种级别的书展里,通过纸张的包装、构图的包装等手段来达到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的情况十分明显。耳目一新当然是好事,但推动艺术的发展才是根本的根本,包装充其量不过是对形式的一种技术处理。用中国传统的哲学术语讲,不管是临摹还是包装,都只能是一种“器”,而我们追求的则是一种“道”;“器”只能是有条件的特殊存在,它处于具体的时空关系中,有生有灭;“道”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