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论 
书法风格范畴谈——“险劲之美”
发表日期:2006-10-27 01:25:00 来源:不详 被阅读[1418]次

  险劲之美
                                              陈振濂


    在险劲的审美意识表露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不安、躁动、危险的潜在心理的支配。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使人们的整体观念更崇高。稳定与制秩序,写字能写得整齐、均匀、横平竖直是最高水平的标志,如果当时有所谓的“艺术”的话,那么危害性阁体式的千篇一律应该是理想境界——这种审美心理的特殊规定性,有类于今天儿童铅字之迹和整齐划一的美术字,而轻视和写体;在儿童的眼中歪斜不正的书写体;在儿童们的眼中歪斜的书写体是毫无价值的,只有把它变成铅字,才意味着知识的存在与水平标志的存在。

    从平整为尚走身向险劲为尚,虽然是步入了书法艺术表现的殿堂,与儿童们的理想不可相提并论,但从更专门的角度看,则它又不妨说是从低层次的追求秩序走向高层次的追求变化,它标志着书法的一般美走向特殊美(个性美)的飞跃。与隶书的扁结构相比,楷、行草书中的从方入斜、以平追欹的趋向是很明显的;与楷书的横竖成例穿插空间又是一种力求变化——行草书大家早已颁发中前代,楷书方面虽有唐代衮衮诸公独占一方,但都是以整齐为尚的一路,故尔后人有“唐书尚法”一说。清代阮元、包世臣辈的大倡北碑,而试图重新发掘变化之美。古人尚前贤楷范,故特地提出一个北碑来作为理想之美。其实,未必是北碑本身有什么险劲之美的自觉意识,当年刻凿的工匠们并不作如此想,倒是后人根据需要并以唐楷不参照系,着力点化出北碑的这种险劲之美来。

    这当然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变化,而是作为一种形式范型的险劲之美了。中宫紧缩四给维开张,使线条的组织具有一种明显的张力,这种张力与平稳的结构线条(如颜真卿楷书式的类型)相比,具有明显的不稳定、紧张、收缩与扩散的感觉。当然险劲之美的内容不仅仅表现于结构的张力,比如,为了配合结构的险劲,线条在一般

[1] [2] 下一页